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农大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 农大研究生“包地”种葡萄!

农大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 农大研究生“包地”种葡萄

时间:2024-05-12 08:36:19 来源:煊昱头条 作者:探索 阅读:968次

  白皙的包地皮肤、秀气的农大农脸庞、会笑的扎根眼睛——很难想象,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王晓奕同时是河北一个承包土地种葡萄的“农民”。“我包地种葡萄不是曲周为了挣钱,就是系列想看看书本上学的东西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是什么样子,防止做技术推广时误导农民、故事被村民说‘中听不中用’。研究”谈到包地的生种初衷,王晓奕腼腆地笑了。葡萄

  引入科学种植理念 找出减产原因

  王晓奕是包地2017级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专业硕士研究生。前衙村有近2400亩耕地,农大农超过2000亩种植了葡萄,扎根有30多年葡萄种植传统。河北然而,曲周近几年传统的葡萄种植遇到了麻烦。

  “多年种植葡萄,土壤‘累坏了’,病虫害加剧,葡萄产量和品质一直在下降。”前衙村党支部书记龙书云说,群众看葡萄长势不好,就使劲施肥浇水打药,可效果并不明显。

  前衙村支柱产业遭遇瓶颈,必须更新种植理念,改进种植方式。

  2017年9月,龙书云找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,请求师生们提供技术指导。随后,王晓奕和同学们来到前衙村,他们住在一个闲置的农家院落里,建立了“前衙科技小院”。

  刚到村,王晓奕就和同学们对全村120多块田地进行取样检测和田间管理调研。调查发现,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太高,而葡萄生长所需的其他重要养分却很少。找到问题根源后,王晓奕等人开始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引进测土配方施肥、滴灌、水肥一体等综合管理技术。他们在前衙科技小院里做了非常直观的模型,对葡萄种植户进行“手把手”培训。

  让科学种植在农民心里生根发芽

  王晓奕以前从来没种过葡萄,甚至连葡萄树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,现在要给群众讲种植技术,她心里也没底。群众问的问题经常答不上来,自己憋个“大红脸”。

  “自己动手种葡萄,看看这套技术管不管用。”王晓奕和同学们暗下决心。2018年3月,他们自掏腰包凑了6000元,承包了一亩三分地,作为葡萄种植新技术试验田。

  对王晓奕来说,这是“背水一战”。“自己种的葡萄树要是长不好,白白损失了承包费不说,以后也就别在村里‘混’了。”她说。

  20多岁的娇娇女,从此成了地地道道的“农民”。虽然爱美的她下地时也会涂防晒霜、穿防晒服,但是那股风风火火的劲头丝毫不逊于真正的农民。农户平时用的普通打药桶,装了半箱药水后她能轻松背起来,穿行在田垄之间。田间的劳作,经常累得她腰酸背疼,浑身像散了架,有时甚至胳膊都抬不起来,吃饭端碗时不停地颤抖。但看到新技术在葡萄田里逐渐发挥出优势,她渐渐乐在其中。

  白天干农活,晚上写日志、分析数据,王晓奕从什么都不懂到葡萄种植“百事通”,渐渐取得了群众的信任,每天一出门就有很多人围过来问这问那。“我们这姑娘可好了,人长得漂亮,葡萄种得也好,乡亲们把她当‘宝贝’。”一位村干部说。

  增产增收得到农民认可

  2018年8月,王晓奕种的葡萄丰收了。试验田不仅在水肥上节省了一大笔开支,葡萄的品质还特别好。产量提高10%、节水率41%、综合节肥率43.46%、水肥管理省时省工、除草剂使用次数为零……“硬邦邦”的数据说话,农户们彻底服了,葡萄种植新技术迅速在田间推广。

  然而,王晓奕探索改进水肥管理技术的脚步没有停下来。2019年3月,她和当地两个种植户合作,将试验田扩大到了14.7亩。

  “从降低成本、增加产量、提高果品等综合计算,如果村里2000多亩地全部用上新技术,每年可增收400万元。同时,可大大节省人工,减少群众劳作时间和劳动强度。”龙书云说。

  文/新华社记者  范世辉


(责任编辑:综合)

相关内容
  • 五大联赛历史首人! 姆巴佩有望连续6年获法甲金靴
  • 冰莲花来了!黄河山西河津段进入凌汛期
  •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举办“新时代的中日关系:课题与展望”国际学术研讨会
  • 浙江探索医保扶贫长效机制 推进慈善救助项目化运作
  • 紐卡素贏硬白禮頓
  •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持续向好(国际论道)
  • 宁夏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占比达到89%
  • 黑龙江省东宁市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
推荐内容
  • 中方就乌克兰危机开展第三轮穿梭外交
  • 震惊!亚马孙雨林破坏程度创12年来新高
  • 国美“买遍中国”下江南大牌家电助力湘江品质新生活
  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全方位帮扶喜德县决战脱贫攻坚
  • 韩国AI芯片设计公司DeepX Co.在新一轮融资中募资1100亿韩元
  • 山西侯马进口冷冻带鱼外包装检出一份弱阳性